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和平縣2021年涉農統籌整合轉移支付區域績效自評報告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2-03-31 瀏覽次數:- 【字體:

  一、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組織實施整體情況

  2021年,我縣根據省市關于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在機制建設、涉農資金統籌和日常監管上發力,著力解決涉農資金多頭管理、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問題,不斷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集中財力辦大事能力,基本完成了各項考核事項任務:一是加強組織領導。2021年我縣涉農領導小組共召開了8次涉農聯席會議,專題研究加快2021年涉農項目推進和支出進度工作事項,以及討論2022年涉農資金項目報備相關事項;二是加強資金撥付。在縣財政資金調度緊張的情況下,統籌安排資金,優先撥款涉農項目申請的資金;三是加強工作督導。縣涉農辦分別于6月、11月份到縣直涉農單位進行實地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相關單位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堵點;四是加強資金監管。要求項目部門每月定期報送各項目資金支出進度,對支出進度落后于省市要求序時進度的發出《提醒函》。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監督檢查,落實整改發現的相關問題,進一步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

  二、涉農資金預算及區域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2021年省級共下達我市涉農統籌整合資金31640萬元,考核工作任務目標28項,其中:2020年12月10日收到省級涉農資金27744萬元;2021年4月6日收到省級涉農資金3896萬元。

  收到省級資金后,2020年11月13日,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領導小組召開2020年第七次聯席會議,對我縣2021年省級涉農資金分配方案區域績效目標進行審議并原則通過,按照審議結果,縣涉農辦于11月25日向市級報送了資金分配方案和區域績效目標。

  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2021年,我縣共統籌整合各級涉農資金33134萬元支持63個涉農資金項目,其中:省級涉農資金31640,與省級涉農資金共同投入到同一項目或政策的中央資金1494萬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各級涉農資金共支出27793.21萬元,預算執行率為83.88%,其中,中共中央資金901.26萬元,執行率60.03%,省級涉農資金26891.95萬元,執行率84.99%。

  未能100%形成實際支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部分項目雖然完成考核任務量,但未送財政結算評審,因此未撥付剩余資金。二是由于財政資金調度困難,未能撥付申請資金。三是個別項目由于前期工作時間長,導致年終不能完成任務,財政不能撥付項目資金。

  (二)項目實施情況。

  2021年度,我縣(市、區)共實施涉農資金項目63個,縣涉農辦分別組織和指導同級主管部門,對照項目年度績效目標開展了項目績效自評。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23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各類一級項目中:

  1.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實施情況根據《和平縣人民政府關于和平縣2021年“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實施主體的批復》(和府函〔2021〕54號)文件要求,和平縣2021年“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共扶持14個行政村,共投入省級涉農資金800萬元。截至2022年1月10日,資金到位率100%,資金支付率100%。項目發展成效:一是產業帶動性強,和平縣2021年“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覆蓋村數達14個,其中,6 個省定貧困村;扶持新型經營主體14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1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個、市級家庭農場1個,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二是項目帶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約35300畝,約占全縣耕地面積10.1%,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高于我縣2020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是生態效益好,項目建設時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原則,山頂戴帽,路旁種樹,梯帶外緣種植牧草。通過綜合治理和綜合利用,減少了水土流失,保持農業生態環境的生態平衡,有效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四是產業化進程推進加快,一村一品工程的實施,促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品牌的培育、經貿物流體系建設、市場營銷隊伍建設、服務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農民科技知識的普及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體系初步形成。

  2.糧食生產與良種良法技術推廣

  ①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撂荒耕地復耕復種項目: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從2021年7月1日至8月30日,利用兩個月時間,全面完成以下3個目標任務。階段性工作完成后,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有關部門加強撂荒耕地的巡查監管,指導各鎮建立健全撂荒耕地整治臺賬,建立常態化整治機制。(一)全面完成2020年底各鎮上報的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二)全面完成各鎮根據遙感衛星圖片反饋核實后上報的1521個連片大于15畝撂荒地塊(總面積48602. 14畝)的復耕工作。(三)全面核查小于15畝的撂荒地塊,建立臺賬,確保復耕工作全面完成。

  ②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糧食安全考核(種植業部分)項目:2021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31.632萬畝,總產量12.4623萬噸,平均產量393.96公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9.301萬畝,總產量11.2392萬噸,畝產量383.58公斤。糧食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項目績效目標1、扶持水稻生產技術示范主體2個以上;2、建立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1個;3、推行冬季種子,培育土壤肥力;

  4、確保我縣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與上年度基本持平。

  3.發展農業機械化和設施農業

  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農業裝備能力提升項目:農機化裝備提升發展扶持政策覆蓋全縣17個鄉鎮,2021年和平縣財政局分配我縣涉農轉移支付資金(農業裝備能力提升)資金148萬元,其中農業生產能力提升資金128萬元,扶持農機合作社農業裝備能力提升資金20萬元。重點扶持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從涉農轉移支付資金(農業裝備能力提升)資金安排20萬元,扶持建設一個全程機械化農機專業合作社,資金用于購置新型農業機械作業機具、組織技術培訓推廣等。組織培訓3萬元;組織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圍繞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建設、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培訓內容側重農業機械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知識等,重點培訓農機化新技術。扶持重點購買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機械設備補助102萬元;農業農村局購置一臺水稻生產機械化拖拉機23萬元。

  4.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農業保險補貼項目:農業農村局按《關于大力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工作要求,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工作落到實處。2021年1-12月,實現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808.13萬元,其中:種植險保費收入1152.3萬元,養殖險保費收入655.83萬元。新增了2個險種,分別是肉雞和茶葉,險種有增無減。累計為農戶提供賠款金額888.37萬元。有力地保護了群眾利益,支持了農業再生產。

  5.農田建設

  2021年度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等4個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建設水陂15座,灌排水系渠道55156.6m,機耕路6924.1m,通過對項目區水利設施、田間道路及護岸的補充建設,使灌溉與排水設施配套,田間道路通達,以改善耕地生產條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杜絕“重建輕管”現象,確保建設的工程設施能長久、有效發揮效益。縣農業農村局與項目區鎮政府辦理移交手續,成立相應管理機構實行管護,根據誰使用、水受益、誰管理的原則,采取分到行政村的分級管理模式,由村委會總體管理,各村民小組直接具體負責管護。

  6.動植物疫病防控

  ①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動物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項目:為做好我縣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有效預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病種集中免疫工作,強化消毒滅源工作、凈化養殖環境,有效阻斷疫病傳播。切實維護養殖業穩定健康發展,確保我縣畜牧業持續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此項資金有兩個項目,1、和平縣家禽免疫防控項目150萬元、2、和平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項目120萬元、專項共計270萬元,其中:購置家禽疫苗201.6850萬元;動物防控物資66.0580萬元。落實各項防控工作措施,堅持屬地管理,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關好春秋兩季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徹底消毒滅源工作,對飼養場、定點屠宰場等重點消毒,進一步加強防控工作隊伍管理和建設,不折不扣抓好監管責任落實,全力做好高致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公共衛生安全。

  ②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動物無害化處理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項目:為做好我縣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為有效預防、控制,非洲豬瘟疫情,切實維護養豬業穩定健康發展,確保我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此項資金專項共計30萬元,臨時公路動物衛生監督執勤點人員伙食補助及、車輛維護30萬元;落實各項防控工作措施,堅持屬地管理,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關好家畜家禽運輸、肉產品運輸查證驗物,等工作,扎實做好“3+1”行動,進一步加強防控工作隊伍管理和建設,不折不扣抓好監管責任落實,嚴防死守,繼續守好非洲豬瘟防控陣地,全力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公共衛生安全。

  ③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植物疫病防控(紅火蟻)項目:2021年省級涉農資金20萬元和2021年紅火蟻防治縣級專項工作經費35.8萬元共55.8萬元,實施主要內容是開展全縣統一防控行動,采購防控藥劑和培訓。

  7.廁所革命-農村廁所革命

  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廁所革命”項目:2021年度,我縣按照“美觀、實用、便民”的原則建設24座公廁,目前已完成;戶廁改造任務數為484戶,截至目前已完成。

  8.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①2021年度河源市和平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創建項目:(一)示范村建設。統籌2021年度涉農資金600萬元,選取東水鎮上壩村公白鎮新江村大壩鎮合水村陽明鎮坪地村、林寨鎮中前村及嚴村村,6個行政村開展2021年示范村創建。(二)“四小園”建設。統籌2021年度涉農資金200萬元在“四小園”示范鎮(合水鎮)珊坪行政村芬沙自然村開展“四小園”示范點建設。(三)巷道建設。統籌2021年度涉農資金300萬元,用于大壩鎮、陽明鎮及合水鎮等3個鎮部分村巷道建設。(四)公廁建設。統籌2020中央農村廁所革命獎補資金161.85萬元及2021年涉農資金100萬元,在陽明鎮豐道村(3個)及富聯村新園,大壩鎮半坑村(2個)、高發村、石谷村、合水村、石陂村及金星村,合水鎮合水村水東、豐洋村下洋,上陵鎮翠山村、百龍村、羅村村(2個),貝墩鎮電光村(2個)彭寨鎮長沙村(2個),東水鎮上壩村,下車鎮興隆村、群豐村等共修建24個20平方米輕鋼結構的公廁(以設計圖為準)(五)按照“重點打造,示范先行”的原則,并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統籌2021年涉農專項資金109萬元,在彭寨鎮開展“四小園”示范點建設,項目由彭寨鎮政府統籌實施。

  ②2021年河源市和平縣上陵鎮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項目:我縣統籌2021年度涉農資金約1700萬用于上陵鎮美麗鄉村示范帶項目建設。示范帶建設地點位于上陵鎮翠山村上洞片、上陵村、圩鎮、米福村,全長約15公里。(一)民居外立面提升。對翠山村上洞片、上陵村、圩鎮、米福村主干道可視范圍內的民居進行統一的“穿衣戴帽”。把粵贛高速沿線美麗鄉村示范帶粵贛邊界示范村和上陵鎮美麗鄉村示范帶串點成線,打造靚麗“北大門”風景,提升宜居鄉村水平。(二)四小園建設。對拆后空地合理進行利用,因地制宜開展“四小園”建設。讓農村人居環境變得更加優美,生態變得更加宜居。(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圩鎮道路上等級改造、集中供水、污水處理、巷道硬底化、村村通廣播、米福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四)景觀節點打造。在尊重群眾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自然稟賦,利用空閑土地進行景觀節點打造,扮靚村容村貌。(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以垃圾治理、家禽圈養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實施“強村富民”行動計劃,通過發展特色產業、開展村企合作、創新發展模式,多措并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21年度,我局共實施涉農資金項目20個,我局對照項目年度績效目標開展了項目績效自評。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20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各類一級項目中:

  1.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共實施19個項目,其中已完工(完成)項目16個,建設(實施)中項目3個。實施項目中,16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總體上,取得了建設成果由全體農民共享,實現了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總體規劃及目標要求,人居環境、自然生態、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以及農民素質的全面提升。

  2.產業扶貧項目:共實施1個項目,其中已完工(完成)項目1個,建設(實施)中項目0個。實施項目中,1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總體上,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滿足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需求,有效幫扶貧困戶選上項目、啟動生產,擴大自主創業,實現了增收脫貧。

  9.其他農業農村項目

  ①2022年河源市和平縣合水鎮現代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20年6月獲批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位于縣福和產業園的腐竹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合水鎮腐竹產業三產融合發展區、貝墩鎮腐竹精深加工區和多個大豆種植基地。合水鎮現代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點供水、供電、道路、土地平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該項目由合水鎮人民政府實施。

  ②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20年6月獲批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位于縣福和產業園的腐竹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合水鎮腐竹產業三產融合發展區、貝墩鎮腐竹精深加工區和多個大豆種植基地。和平縣腐竹產業園中,貝墩鎮現代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點入園道路路基、道路及附屬工程、山洪排水、護坡、引水工程(含蓄水池建設、約9公里)、高低壓供電安裝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貝墩鎮人民政府實施。

  10、河長制湖長制項目

  2021年度,我縣(市、區)共實施涉農資金項目5個碧道工程,縣(市、區)涉農辦分別組織和指導同級主管部門,對照項目年度績效目標開展了項目績效自評。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5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

  11、水資源節約與保護

  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共實施1個項目,其中已完工項目1個,該項目基本完成了年度績效目標。總體上提升農業用水計量率、提升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和節水型小區建成率,進一步推進節水工作,助推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12、水土保持項目

  和平縣貝墩等6個鎮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一期)計劃崩崗治理、河道整治及人工造林1年,對和平縣內水土流失嚴重區域進行綜合整治,達到治理面積750.00hm2,其中,實施崩崗治理8個(面積3.76hm2),河道整治4條(長度2.05km,護岸長4.1km),封禁治理(配套補植措施)面積746.24 hm2。

  設計工程投資685.63萬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資520.86萬元、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投資164.77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施工進度100%。

  13、農村集中供水項目

  和平縣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任務為15個鎮100個行政村528個自然村32145戶14.49萬人。我縣分268個工程點(水廠)實施,268個工程點的攻堅任務全部完成,供水覆蓋100個行政村528個自然村33155戶14.49萬人,完成率100%。

  14、水庫移民后期扶持

  2021年度,我縣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涉農統籌整合資金項目13個。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13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

  15、其他水利項目

  小水電退出工作專項:共實施兩個項目,一是編制《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核查評估報告》,二是編制《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一站一策”整改方案》及《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一站一策”退出方案》。兩個子項目均已完成,基本完成了年度績效目標,進一步摸清小水電開發與運行管理情況,為全面開展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打牢基礎,為小水電退出工作提供的技術支撐。

  16、造林與生態修復

  項目主要位于和平縣各級鄉鎮單位,為提高我縣造林工作環境,提升森林資源培育。提高我縣造林供應保障能力,為各項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造林提供“品種對路、質量優良、數量充足”的工作思路。其中造林與生態修復項目省級涉農資金2350萬元,已開工4個項目,已完工4個項目,造林于生態修復項目合計支出1929.19萬元,資金執行率82%。

  17、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

  項目主要是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河源和平河明亮縣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和平陽明縣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和平仙女石縣級森林公園、河源和平桃源仙石縣級森林公園、河源和平黃蜂斗縣級森林公園的勘界立標、科學考察與總體規劃。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項目省級涉農資金725.937萬元,已開工6個項目,合計支出金額523.44萬元,資金執行率72%。

  18、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2021年在我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上縣財政安排省級涉農資金950萬元,建設項目一個,為和平縣2021年粵贛高速、國道、省道兩旁松材線蟲病防治項目,建設任務為防治松材線蟲病38360畝,實施時間為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實行績效承包制,實施地點為和平縣內的主要交通干道兩旁可視范圍內的松材線蟲病發生小班。截至12月31日完成松材線蟲病項目防治38360畝,完成率100%。

  19、林業種苗

  項目主要確保我縣的造林苗木數量和質量,確保我縣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用苗,提高造林成效。其中林業種苗項目省級涉農資金60萬元,已開工1個項目,已完工1個項目。林業種苗項目合計支出60萬元,資金執行率100%。

  20、其他林業項目

  項目主要是保障城市林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措施,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既能起到預防和阻隔林火的作用,又增加了森林資源;既有防火效能,又有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項目省級涉農資金500萬元,已開工1個項目,已完工1個項目。林業項目合計支出460.58萬元,資金執行率92%。(生物防火林帶)

  和平縣2021年和平縣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生產補貼,建設內容有基地購置種苗、肥料、撫育管理費用等。基地經營建設面積主要分為廣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和平縣星鑫種養專業合作社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基地,建設期限為一年,即2020年1月至12月。

  21、基本農田保護項目

  2021年度,我局共實施涉農資金項目4個。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3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各類一級項目中:

  基本農田保護項目共實施4個項目,其中已完工(完成)項目3個,建設(實施)中項目1個。實施項目中,3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總體上,超額完成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的目標值,通過了上級政府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

  22、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2021年度,我縣涉農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共實施1個,我辦成立了績效自評小組,對照項目年度績效目標開展了項目績效自評: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共實施1個項目,其中已完工項目1個,總體上,該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100%覆蓋率。根據項目績效自評結果,該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

  23、四好農村路

  共實施8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實施項目中,8個項目基本完成了項目年度績效目標。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總目標,農村公路實現由“窄”變“寬”、由“線”成“網”、由“通”向“好”的華麗轉變,提高了公路養護水平,推動了全縣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成為了農民致富增收、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加速器”,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新成效。

  (三)考核工作及大事要事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糧食生產相關內容)。糧食種植面積31.6332萬畝,糧食產量不低于上年,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63.43%;糧食總產量11.733萬噸;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63.1%;

  2.推進農田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16600畝。

  3.生豬穩產保供。年末生豬存欄21.4944萬頭,強制免疫病種應免畜禽的免疫密度100%,H5亞型禽流感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96.52%、H7亞型禽流感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100%、新成疫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81.30%,口蹄疫0型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5%、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80%;

  4.農產品質量安全(含屠宰環節生豬無害化處理)。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3.03%;2021年完成種植業定量檢測260批次,其中,蔬菜209批次,水果51批次;生豬及生豬產品30批次;家禽產品255批次,水產品26批次;中央“十一五”、“十二五”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項目縣(級)項目單位全年定量抽檢農產品樣品數量達到570個;

  5.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老舊農村公廁升級改造24 座,糞污得到有效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按省級實施方案要求梯次推進村莊生活污水治理。

  6.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100%;建立農村廁所革命長效管護機制。

  7.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是緊扣“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基本實現目標”的工作部署和“鄉村振興提質年”活動的工作要求,圍繞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總體規劃及目標要求,聚焦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及村道硬化、集中供水、農民住房整治改造等重點任務。二是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根本,以展現農村生態魅力為特色,大力推進“黨建引領”、“環境提升”、“創業增收”和“文明培育”四大工程,實現人居環境、自然生態、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以及農民素質的全面提升。三是力爭在2021年底完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工作。2021年底已基本完成,如期實現績效目標。

  8產業扶貧項目:2021年我縣對580戶符合貨款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出約2780.29萬元,年度貼息35萬元左右。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滿足建檔立卡貧困戶信貸需求,有效幫扶貧困戶選擇項目、啟動生產,擴大自主創業,是長效機制的一項內容,實現增收穩定脫貧,每戶約增收10000元以上。2021年底已基本完成,如期實現績效目標。

  9、河長制湖長制項目

  1、和平縣長塘鎮秀河碧道工程:建設碧道總河長2.1公里。工程已完工驗收,下達資金430萬元,資金撥付260.2萬元,預算執行率為60.51%。

  2、和平縣下車鎮定南水碧道工程:建設碧道總河長0.7公里。工程已完工驗收,下達資金340萬元,資金撥付235萬元,預算執行率為69.11%。

  3、和平縣上陵鎮江口河碧道工程:建設碧道總河長2.1公里。工程已完工驗收,下達資金300萬元,資金撥付185.2萬元,預算執行率為61.73%。

  4、和平縣公白鎮美塘河(新石村段)碧道工程:建設碧道總河長1.4公里。工程已完工驗收,下達資金350萬元,資金撥付208.2萬元,預算執行率59.49%。

  5、和平縣公白鎮美塘河(美塘段)碧道工程:建設碧道總河長1.4公里。工程已完工驗收,下達資金350萬元,資金撥付219.2萬元,預算執行率63%

  10、水資源節約與保護

  1.專項資金支出情況:現已完成18個灌區22條渠道計量設施安裝以及流量率定、完成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4個辦公點(和平縣機關大院、和平縣林業局、和平縣司法局、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建設以及水平衡測試報告和節水載體申報材料編制工作、4宗節水型小區(寶信豪庭、東方國際一期、和平碧桂園、天麓山碧桂園)建設及節水型小區申報材料編制工作并通過完工驗收,資金撥付92.85萬元,資金撥付率為46%,待財政結算評審結論出具后完成撥付。

  2.專項資金完成績效目標情況:已完成18個灌區22條渠道計量設施安裝以及流量率定、完成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4個辦公點(和平縣機關大院、和平縣林業局、和平縣司法局、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建設以及水平衡測試報告和節水載體申報材料編制工作、4宗節水型小區(寶信豪庭、東方國際一期、和平碧桂園、天麓山碧桂園)建設及節水型小區申報材料編制工作并通過完工驗收。

  3.專項資金使用績效:一是有效杜絕水龍頭、水箱、管道跑冒滴漏和“長流水”現象,節水器具普及率實現100%,用水計量率實現100%,人均用水量大幅減少,人均日用水量符合廣東省用水定額標準,節水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建立健全各項節水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巡回檢查以及計劃用水等制度,明確節水責任任務,讓日常用水管理開展有章可循;三是通過小型灌區渠道用水計量設施安裝,進一步提升農業用水計量率。

  11、水土保持項目

  1.專項資金支出情況:現已完成實施崩崗治理8個(面積3.76hm2),河道整治4條(長度2.05km,護岸長4.1km),封禁治理(配套補植措施)面積746.24hm2,建設并通過完工驗收,資金撥付354萬元,資金撥付率為59%,待財政結算評審結論出具后完成撥付。

  2.專項資金完成績效目標情況:已完成崩崗治理8個(面積3.76hm2),河道整治4條(長度2.05km,護岸長4.1km),封禁治理(配套補植措施)面積746.24hm2建設并通過完工驗收。

  3.專項資金使用績效:在以往水土流失治理基礎上,再通過本次治理,使和平縣境內仍處于亟待整治的水土流失區得到整治;采取河道清淤疏浚措施,同時配以修建堤防、護岸等綜合治理工作,重點解決河道行洪通暢,提高流域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擴大河道行洪斷面和提高過流能力,在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改善河流生態環境,使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防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12、農村集中供水項目

  1.專項資金支出情況:現已完成14.4919萬人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資金撥付5180萬元,資金撥付率為99.04%。

  2.專項資金使用績效:和平縣農村集中供水建設下達資金成本為5230萬元,截至目前,現實際支出為5180萬元,未超過預算成本。

  13、其他水利項目

  1.專項資金支出情況:現已完成資金撥付132萬元,資金撥付率為88%,該工作已完成撥付。

  2.專項資金完成績效目標情況:現已完成《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核查評估報告》的編制、《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一站一策”整改方案》及《和平縣小水電清理整改“一站一策”退出方案》的編制。

  3.專項資金使用績效:進一步摸清了小水電開發與運行管理情況,為全面開展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打牢基礎,為小水電退出工作提供的技術支撐。

  14、造林與生態修復

  截至2021年年底,造林與生態修復4個項目中完成建設碳匯林8707畝、碳匯林撫育66461畝、中幼林撫育94000畝(其中大徑材培育示范6000畝)。為搞好我縣造林于修復工程實施,森林是巨大的綠色寶庫,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森林的穩定性和生態效能,對局部地區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空氣凈化、農田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

  15、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

  和平縣共有保護地11個,至2021年底完成自然保護地范圍邊界矢量化數據制作5個,占比45%;全縣自然保護區3個,完成自然保護區管控分區劃定2個,占比66%;完成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2個,占比66%。結合項目實際,落實生態保護區財政補償轉移支付資金,設置了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具有完整性、科學性、可衡量性,強化監督管理,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以及完成五個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科學考察整體規劃。

  16、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結合項目實際,落實省級涉農轉移支付資金,設置了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具有完整性、科學性、可衡量性,強化監督管理。對項目區實施績效承包綜合防治松材線蟲病,實現病枯死樹和發生面積逐步下降,持續控制疫情的目標。具體的建設目標為項目區域松材線蟲病防治面積38360畝,無公害防治率達88%以上,實施除治后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低于8.5‰。實際完成防治面積38360畝,無公害防治率達95%以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為8.2‰,實現區域內監測覆蓋率100%,病枯死樹清除率98%以上,遏制了松材線蟲病在我縣快速蔓延的勢頭。

  17、林業種苗

  截至2021年年底,建設保障性育苗,培育林木苗木200萬株、為搞好我縣苗木生產,建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樹木種苗的力度,基層林業部門對育苗生產單位加強管理及技術指導,提高育苗技術及確保項目進展。

  18、其他林業項目

  截至2021年年底,新建設生物防火林帶70公里,維護100公里。隨著我縣林業的建設于發展,森林面積的逐漸增加,森林防火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建設生物防火林帶,構建生物防火林帶網絡系統,提高森林體系自身抵制火災的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嚴格安照《關于下達2021年省級涉農資金轉移支付資金的通知(第一批)》(和財農〔2020〕通知、林業局財務管理制度要求,項目作出資金預算,經縣林業局審核批復,質量達到了實施方案要求,通過驗收組驗收。項目實施成本屬于合理范圍。并增加解決當地農戶就業。帶動發展林下種植,形成產業規模。(林下經濟)

  19、基本農田保護項目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值259867畝,實際完成值263906畝,并已通過上級政府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

  2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達到了績效目標要求,我縣17個鄉鎮已全面實現轄區衛生市場化運作、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收運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覆蓋率已實現100%,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村莊保潔聘請及保潔制度已經形成,鄉村衛生明顯變化,人民群眾衛生意識明顯增強。

  通過項目實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城鄉垃圾運轉及時,日產日清,改變了原來長期堆放模式,亂倒、亂丟的習慣,防止蟻蠅孳生,控制疾病傳播,保障了人民身體健康,改善了人民居住環境,全面提升了城鄉環境衛生品位。

  21、四好農村路。我縣2021年農村公路養護里程1958.629公里,列養率達100%。

  四、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一是部分項目雖然完成考核任務量,但對達到的績效目標有一定差距。二是由于市縣財力有限,統籌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成效不夠突出。三是個別項目由于缺乏后期管護級資金投入,持續確保成效工作不能推進。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我縣2021年涉農資金績效自評報告,作為各相關涉農單位工作實績考核依據,并與2022年省級涉農資金安排掛鉤。績效自評報告擬在4月底在縣政府網站公開。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暫未有相關情況說明。

  和平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3月31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