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和平縣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1-08-24 瀏覽次數:- 【字體:

——2021824和平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六十三次會議上

和平縣審計局局長 朱日良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2020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審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和平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縣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和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實落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工作要求,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依法審計了2020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各部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1+1+9”工作部署,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抓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積極搶抓“融深”“融灣”等機遇,大力推動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推動“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新城建設全面提效破局、開啟新局,全縣經濟平穩運行,2020年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良好。

  ——財政保障能力增強。縣財政局及各部門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強化稅費征管,挖掘增收潛力,2020年完成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931萬元,增長3.5%,為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提供財力支撐;加大力度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防止資金閑置和沉淀,全年清理盤活存量資金19497萬元,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把握政策支持方向,積極向上爭取資金,2020年爭取到新增債券資金78900萬元、抗疫特別國債19300萬元,大力支持了我縣星星中學、農貿市場、贛深高鐵(和平東站)等重點項目的建設,有效緩解本級財政支出壓力。

  ——民生、疫情防控、教育、交通等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經費保障工作機制,全年累計撥付9946萬元疫情防控工作經費,大力支持了隔離點病區改造、核酸檢測設備購置、醫療物資應急儲備、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工作;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全年衛生健康支出55136萬元,加快推進縣中醫院遷建、縣人民醫院傳染樓擴建等醫療機構項目建設,提高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應急救治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認真落實國家減稅降費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助企紓困政策,全年共減免受疫情影響企業和工商戶房租235萬元,發放個體工商戶紓困補助694萬元,減輕我縣中小企業和個體戶的經營負擔;積極落實提高困難群體社會保障、救助水平政策,提高了低保、五保、救助標準等,促進社會保障公平;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全年教育支出97845萬元,落實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資金,加大投入改善教學硬件建設,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聚焦大交通建設,加大交通道路建設資金投入,全年交通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5000萬元,加快城鄉一體化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致力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發展,財力優先保障,全年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共投入財政資金133702萬元,加快推進粵贛高速沿線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態修復行動、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扶貧、產業扶貧等工作,“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政策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497412657名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2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審計整改力度進一步加大。截至20216月底,對2019年度審計發現的483個問題,有關單位已整改70個,整改完成率84.33%;通過規范資金財務管理、落實或撥付項目資金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101188.85萬元,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10項。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按照省審計廳、市審計局的統一部署,對縣財政局具體組織本級2020年度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財政部門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深化預算體制改革,推動財政平穩運行,實現了收支平衡。縣級決算草案反映,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5861萬元、支出479578萬元,結余結轉16283萬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48323萬元、支出147257萬元,結余結轉1066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3372萬元、支出22067萬元,結余結轉1305萬元。2020年縣本級財政決算草案編制總體規范合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不夠精準。由于對土地出讓成交預測不準確,2020年年初政府性基金預算中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為63000萬元,因多塊土地出讓未成交,年終實際完成土地出讓收入36780.80萬元,僅完成年初預算的58.38%

  2.重大項目進度慢,預算執行率偏低。抽查2020年資金量較大的31個重大項目發現,由于工程進度慢,截至202012月底,被抽查項目可支出資金為110296.99萬元,實際支出金額為43450.68萬元,預算執行率為39.30%

  3.政府專項債券項目進度慢,資金使用率低。由于項目推進慢,截至202012月,2019年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32000萬元的實際支出率為67.85%2020年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69900萬元的實際支出率為18.95%

  4.財政部門未及時清理暫付款。截至202012月底總預算暫付款余額為346757.79萬元,2020年新增暫付款掛賬56091.88萬元。

  5.項目庫項目信息填報不完整,績效目標管理不夠完善。縣財政局在項目庫和績效管理方面不夠規范,項目庫部分項目的政策依據、績效目標、立項論證情況等信息不完整,部分項目績效目標與預算編制管理未實現同步。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全面推進審計全覆蓋工作,對全縣61個一級預算單位、39個二級預算單位、10個其他預算單位共110個預算單位2020年度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全覆蓋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單位能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本部門職責,按照預算法等財政財務法規使用財政資金,積極推進我縣各項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部門預算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環節。一是預算約束力不足,有18個單位年初基本支出預算與實際執行數存在差異,涉及金額6372.14萬元;有12個單位政府采購年初預算編制不精準,實際采購與年初預算差額較大,涉及金額2793.69萬元。二是非稅收入管理不規范,有2個單位非稅收入未及時收繳或上繳財政,涉及金額96.85萬元;有3個單位利息收入未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涉及金額90.36萬元。三是有3個單位結余資金未編入部門預算,涉及金額897.77萬元。四是有4個單位未實際執行壓減一般性支出的要求,涉及金額1340.63萬元。五是有2個單位涉農資金使用率不高,未及時完成對應任務量,涉及金額5164.65萬元。

  (二)資產管理不夠規范。1個單位辦公用房閑置,未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有9個單位增加固定資產未登記固定資產賬,涉及金額297.97萬元;有13個單位部分采購事項未履行政府采購手續,涉及金額450.87萬元;有4個單位采購程序不規范,采購在先,辦理手續在后,涉及金額34.90萬元;有6個單位工程未及時驗收結算或未進行財政評審,涉及金額13284.63萬元。

  (三)公務支出及“三公”經費管理仍有不足。20個單位“三公”經費超預算,涉及金額198.36萬元;有2個單位無公函接待,涉及金額5.76萬元;公務卡未全面普及,仍有12個單位未開通使用公務卡;有14個單位未規范使用公務卡,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相關費用使用現金支付,涉及金額49.31萬元。

  (四)財務管理不規范。2個單位費用支出依據不充分,涉及金額11.26萬元;有7個單位報賬手續不完善,涉及金額165.54萬元;有6個單位往來款項未及時清理,涉及金額20840.92萬元;有8個單位現金管理不規范,涉及金額212.75萬元;有8個單位賬務處理不規范,導致財務報表未能真實反映其財務收支情況。

  三、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組織對新增財政直達資金、“粵菜師傅”工程建設、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2020年促進就業優先等有關重大經濟政策措施,開展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能積極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和項目的落地及建設進度,推動促進就業優先,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新增財政直達資金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超進度將特別國債資金撥付到縣疾控中心,涉及金額2607.90萬元。

  (二)“粵菜師傅”工程建設方面。一是縣人社部門未完成當期培訓目標,截至20208月底計劃培訓200人,實際完成培訓40人;二是培訓效果不佳,一期“客家菜烹飪”培訓的40人培訓結束后均未從事烹飪工作。

  (三)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方面。一是使用蘇區補助資金實施的項目未設立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項目標志;二是部分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如:2012年立項的大環城路,2017年立項的人民醫院二期、婦幼保健院新院,至2020年底仍未投入使用;三是未將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全額納入本級預算,未按標準安排公路養護管理資金。

  (四)2020年促進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涉及金額116.26萬元。

  四、民生資金和投資項目審計情況

  (一)6.10”“6.12”救災復產和災后重建資金績效審計情況。縣審計局組織對“6.10”“6.12”救災復產和災后重建資金績效情況進行了持續的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部署要求,積極應對,推進復工復產,提升我縣防災減災綜合能力,截至202012月,全縣修復供水、供電、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1442處,修復受損房屋649間,87戶因災全倒戶入住新居,352戶因災嚴損戶完成重建或修繕,完成災后重建項目1026個。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救災復產重建項目縣級配套資金不到位,涉及金額7193.07萬元。河源市財政局2019年下達的第一批災后復產重建資金3082.74萬元,要求我縣按項目投資金額的70%配套,由于我縣財力困難,未安排相關配套資金,涉及金額7193.07萬元。

  2.浰源鎮塘尾村、長塘鎮蘇光村的水災捐贈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縣扶貧局2019年撥付到浰源鎮塘尾村、長塘鎮蘇光村的水災捐贈資金6.1萬元,截至20201231日仍有5.54萬元未使用。

  3.救災復產重建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截至202012月底,我縣財政共收到上級下撥相關資金39718.74萬元,仍有16128.30萬元結存在縣財政未及時下撥,占比40%

  4.工程進度滯后,未按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自然資源局負責的公白新聚小學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地方公路站負責的7座橋梁仍未完工,未按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工。

  5.新增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未按時開工。按要求應在202012月完成竣工驗收的由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實施的貝墩鎮強新村鐵扇關門、東水鎮街背井頭坑、公白鎮新陂村、彭寨鎮群聯村大屋村等4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截至20201231日仍未開工建設。

  6.已竣工工程項目未及時驗收結算。截至20201231日,已完工的浰源鎮農田基礎設施修建、東水中學中學滑坡治理、公路建設、公路搶險等4個項目437個工程已完工,均未辦理竣工驗收結算。

  (二)“兩館”工程項目投資審計情況。縣圖書館、文化館(“兩館”)總占地面積15246平方米,建筑面積11500平方米,預算總造價8941.80萬元,201810月開工建設,201910月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我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質量。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未及時辦理竣工驗收結算,“兩館”已于201910月建成使用,但截至202012月,仍未履行工程竣工驗收、結算、評審、資產登記等程序。

  五、鄉鎮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組織對林寨鎮、貝墩鎮、公白鎮、下車鎮等4個鄉鎮20182019年度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鎮政府能夠加強對預算收支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的管理,積極籌措資金,保工作運轉,保民生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財務管理薄弱。2個鎮財政專項資金被占用,涉及金額166萬元;有2個鎮專項資金未及時撥付,涉及金額193.75萬元;有3個鎮向非預算單位撥款,涉及金額67.5萬元;有4個鎮報賬資料不完備,涉及金額978.35萬元;2個鎮無公函接待,涉及金額23.89萬元;未及時清理往來款項,4個鎮均有較大數額的往來款項未及時清理;有1個鎮政府會計處理方法不當,記賬多處錯誤,會計信息不準確。

  (二)工程管理不規范。1個鎮拆分工程,規避招投標,涉及金額214.33萬元;有1個鎮施工單位違規轉包工程,涉及金額25萬元;有2個鎮將建筑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承包方,涉及金額12萬元;有1個鎮未按合同約定提前支付工程款,涉及金額5萬元。

  (三)資產管理不嚴格。3個鎮新增固定資產未登記固定資產賬,涉及金額54.96萬元;有4個鎮部分政府采購項目未履行政府采購程序,涉及金額109.25萬元。

  六、原因分析及審計建議

  以上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有些部門單位對預算管理認識不到位,沒有做足做實本部門單位預算,依然存在等錢辦事的老觀念,缺乏“先謀事、再排錢”的工作主動性和系統理財意識,對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沒有做好科學謀劃;二是個別部門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對一些政策措施和項目建設落實、推動不夠;三是仍有些部門單位對財經法規疏于學習,遵守意識不強。綜合審計反映的情況與問題,審計建議:

  (一)加快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強化財政資金管理。加快“數字財政”建設落實,進一步規范財政預決算管理,提高預決算編制質量,強化績效管理,建立預算資金使用績效評價體系、健全項目支出標準,加強績效運行監管、落實支出責任、優化預算編制,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二)積極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主動研判銜接各項政策措施,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協調機制、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職責分工,促進政策措施落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三)著力加強民生資金管理。進一步壓實項目和資金管理責任,推動細化和實化各項政策措施,督促惠民利民政策落實到位,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惠民利民資金使用績效,促進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四)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強化建設單位主體責任意識,落實項目管理主體責任;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保障項目及時落地建設;加強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規范項目建設程序,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加強工程投資管理,促進項目提質增效。

  本報告反映的是2020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縣審計局已依法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并出具審計報告。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鄉鎮、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縣審計局將加強跟蹤督促,縣政府將按有關規定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下,自覺接受縣人大的監督,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推進我縣加快“兩個和平”和智慧生態現代新城建設,全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標桿作出審計貢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