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報告

和平縣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5-02-05 瀏覽次數:- 【字體:

  2024年,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138”具體安排,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完善依法行政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為和平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壓實法治建設責任

  (一)強化黨對法治建設的全面領導

  我縣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研究部署我縣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強行政復議隊伍,賦行政復議新能”2024年度法治建設書記項目工作,縣委書記親自掛帥成立領導小組,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把法治政府建設與強化行政復議人員隊伍建設,加強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了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面領導。

  (二)全面落實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堅決扛牢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部署,以高水平法治服務保障和平高質量發展大局。各鎮、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年終述職報告中法治部分內容。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制定印發《和平縣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及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法律法規納入學習內容,納入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有效推動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著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一)強化依法決策。一是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全面做好規范性文件印發、清理、報備各流程各方面,確保規范性文件合法有效,2024年我縣新制發政府規范性文件3件。二是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定并公開《和平縣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保證重大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深化項目審批改革。推動投資項目審批改革,不斷簡化審批流程,審批時限縮減50%以上。貫徹落實省投融資體制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措施,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3個,進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單位14個,事項65項,工建審批“一窗受理”基本實現。二是全面優化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我縣結合實際梳理出1243項可跨域通辦的政務服務事項,均已對接廣東政務服務網,并制定和公布辦事流程及指南。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進一步提升實廳服務能力,推行“一門式”綜窗受理,全縣進駐縣政務服務大廳綜窗的單位39個、政務服務事項1473項,進駐率分別為100%、91.21%。深入推進鄉鎮體制改革工作,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縣直各有關單位通過授權、放權等方式將縣級行政審批事項下放或委托下放到各鎮級便民服務中心。目前,全縣已下放鎮村的政務服務事項共計214項。

  (三)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以法治保障產業發展。貫徹落實國家“民營經濟31條”、省“民營經濟30條”及市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印發《和平縣推動新上規模以上服務業、限額以上商貿業獎勵政策》,充分利用國家和省扶持企業優惠政策,積極培優扶強企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組織開展存量政策清理和增量文件審查工作,全力構建統一大市場。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大力培育地理標志產品,“和平獼猴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納入廣東省首批地理標志培育產品名單,“和平腐竹”納入市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四)深化執法體制改革。一是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大力推動各鎮各單位上線運用“粵執法”平臺,2024年全縣粵執法平臺案件量3395宗,其中縣直單位辦理2120宗,各鎮辦理1275宗 。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印發了《和平縣2024年度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方案》,開展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和涉企亂罰款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五)強化普法宣傳教育。一是圍繞重要節點開展普法宣傳,今年以來共開展法治講座391場次、集中咨詢260場次、其它方式宣傳約310場次。二是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組織相關普法力量深入學校、村居開展防霸凌、防性侵等主題普法宣傳,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未成年人宣講活動49場次、提供法律咨詢累計438場次。

  三、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持續保障社會安全穩定

  (一)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一是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緊盯春節、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重要節點,全力做好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各項工作,2024年全縣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并調處1207宗矛盾糾紛案件。二是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推動各鎮深化矛盾糾紛排查,營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二)強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優化村居法律顧問服務,組織全縣51名村(社區)顧問律師開展“四個一”活動,2024年共提供法律服務4558件次,服務群眾21328人次,開展法治講座和法律培訓1094場次。二是堅持法援為民,全面落實“12348”法律服務熱線和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等服務機制,今年以來共受理法律援助案288宗,接受來電來訪咨詢500余人次。

  (三)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今年以來,和平縣人民政府行政復議辦公室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57件,受理52件,審結51件。其中已審結的51件行政復議中通過調解和解的方式化解行政爭議18件,占比為35.3%,調解和解率位居全市首位。積極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今年以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

  四、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持續規范行政權力運行

  (一)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不斷推進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與法治政府建設有機結合,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權力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今年以來,縣政府辦理市人大建議5件,市政協提案7件,縣人大建議10件,縣政協提案12件,有力保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全面落實政務公開。一是強化主動公開。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工作,及時主動發布政府信息,2024年,全縣共公開政府信息總數2821條。二是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嚴格按照中央及省、市有關要求,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2024年,全縣共受理依申請公開8件,已辦結6宗,結轉下年度辦理2宗,均按時按質答復,未引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五、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存在不足

  雖然我縣較好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各項目標任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問題與原因分析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開仍需加強。政務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和新媒體陣地管理仍需要持續強化,信息發布全流程管理仍需要加強,還需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持續提高政策公開質量,依申請公開答復的合法性、規范性還有所欠缺,政民互動交流效果還有待提升。

  (二)行政執法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我縣粵執法辦案量、辦案率及執法案件公示及時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執法人員對平臺操作不熟悉,導致錄入效率低下;辦案人員對平臺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及時更新案件信息;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導致案件信息錄入不及時;平臺功能存在局限性,未能滿足所有執法需求。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還需深化。一是法治宣傳教育方式有待創新。我縣普法宣傳活動仍以發放宣傳冊、宣傳櫥窗等傳統形式居多,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開展普法活動少,宣傳的覆蓋面和有效性有待提升。二是村居法律顧問作用發揮不充分。村民、村委、法律顧問之間的溝通不足,村居法律顧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不夠深入、對村民的法律需求不夠了解、對村集體經濟活動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六、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縣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市縣“一規劃兩方案”,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和平。一是扎實推動依法行政,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深入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公開。聚焦公眾關切,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強化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不斷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強化法治要素供給服務,為和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有效覆蓋,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應用“粵執法”平臺的培訓,提升辦案人員使用平臺辦案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的滿意度。三是深化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加大“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力度,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制度,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深化村居法律顧問服務,引導村居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村務管理,切實發揮法律顧問專業優勢,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