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林寨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和平縣林寨鎮“十四五”發展規劃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3-12-29 瀏覽次數:- 【字體:

  現公開《和平縣林寨鎮發展“十四五”規劃》,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和平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林寨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要求落實相關工作,堅持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加強發展環境分析,深化對鎮情和各領域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的認識,圍繞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深層次、戰略性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科學研判,結合本鎮發展實際,編制本規劃。

  ()指導思想

    “十四五期間,林寨鎮繼續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旅游立鎮、旅游興鎮、旅游強鎮的目標,突出抓好旅游發展、生態建設、民生改善四項重點工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1.固定資產投資到2025年達到5000萬元。

  2.引進市外資額1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個。

  3.農民人均純收入到2025年達到20000元。

  4.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鎮村組道路改造率達到90%以上。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田灌溉覆蓋面積達80%

  5.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加大產業、就業、金融、消費和健康扶貧力度,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雙基”提升工程,嚴防致貧返貧。

  6.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衛生廁所改造率達到100%。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戶和人口比重達到100%。統籌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進一步加強民政和社會救濟工作。

  7.加快發展教育。不斷加大投入,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中小學建設進一步規范化;完善中小學基礎設施,改善教育教學條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8.文化旅游工作實現突破。深入挖掘轄區內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轄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開展紅色旅游產業;借助旅游大道發展、贛深高鐵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

  (三)重大建設項目

  1.林寨浰江河古云大橋至新興段一河兩岸提升工程

  2.福樓醒獅生產基地擴容增效,醒獅文化、休閑旅游建設

  3.林寨肉牛育肥廠

  4.林寨肉雞養殖場—和盛集團

  5.明星小學至林寨街道一河兩岸提升工程

  6.中前種植基地

  7.浰江中前段水坡

  8.林寨鎮司法辦公用房

  9.興井村黨群服務中心

  10.明星村黨群服務中心

  11.林寨鎮明星教學點整體搬遷建設項目

  12.古云大橋建設

  13.樓鎮大橋

  14林寨中心小學

  15.林寨古村提質增效工程,招商引資旅游商開發

  (四)主要措施

  1.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完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一是推進公共事業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完成各村(居)所有照明、綠化、庭院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扶貧路、合作醫療、網絡通信等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抓好意識形態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二是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再爭取實施一批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著力解決灌溉排水溝渠等水利設施配套問題以及農田平整、田間道路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農田利用率;規劃實施一批農田滴灌、溫室大棚建設項目,減少季節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大力發展科技興農,切實用好遠教站點、農家書屋、技術下鄉等措施,加大對農民的農業科教力度,以科技促進農業發展。三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要嚴守生態底線,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生態留白、為發展增綠,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下堅實的生態基礎。2019年,我鎮實現森林防火零事故。推進石江河、中前河整治工作,大力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投入15萬元,開展浰江河(林寨段)清漂行動,清漂面積達400四是推進土地合法管理使用。結合自身產業發展規劃,以鄉村振興建設為統領,積極推進特色鄉鎮、特色村莊等規劃,進一步加強土地使用管理,對違法用地將重拳出擊,發現一起,立案一起、查處一起、拆除一起,絕不姑息,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政策保障。五是推進城鎮治理工作。強化鎮村聯動和部門監管力度,有效開展執法監督,進一步規范鎮區市場,形成治理有效的體制機制。

  2.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抓手,不斷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全面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一是文化教育體育事業。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加強學校、文體設施、幼兒園、敬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林寨中心小學辦學條件和寄宿條件,推進教育發展;繁榮農村文化,豐富農民文化體育活動,到2025年,各村體育服務設施、文化活動場所和圖書閱覽室等進一步得到完善。二是衛生事業。加強基層衛生隊伍建設,提高農村衛生人員專業知識和醫療水平,力爭到2025年村醫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到15人,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普及全民衛生知識,倡導和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臟、亂、差等不良衛生習慣,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鞏固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基本消除農民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現象。三是社會治理,以為期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成果為基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集中整治各類治安問題,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推進平安村”“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強化對刑滿釋放人員、易肇事肇禍精神患者、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健全兩代表一委員參與化解矛盾糾紛機制、警民聯調工作機制等多元化解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力爭實現零上訪鎮目標。全面強化消防、交通、校園、防汛抗旱等各方面安全監管,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消除安全隱患,遏制事故發生。四是要打牢扶貧工作基礎,健全工作機制,著眼于讓貧困人口長期受益,實施好各類產業扶貧項目,盡早讓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 

  3.推動休閑旅游提檔增質。始終把旅游業當作第三產業龍頭和經濟增長點,深化旅游景區建設。以生態景觀、歷史文化和客家習俗等旅游資源挖掘和整合為抓手,全面抓好林寨古村景區品質提升工作。利用贛深高鐵、旅游大道建設相繼完成,抓好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和旅游配套產業的發展,打造新精品旅游線路。著力完善景區內外交通組織與旅游基礎設施,大力提升景區服務品質,加快提升鄉村旅游。強化旅游宣傳營銷,強化與國內外重要旅行社、主流新聞媒體、知名旅游會展節慶組織機構的合作,綜合發揮電視、報社等主流媒體以及微博、微信、網站等新興媒體作用,積極策劃各類節慶活動,借影視拍攝東風,全面提升林寨旅游知名度,將旅游業培育成為新的優勢產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