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國防教育專欄

烈士犧牲了,名字都沒留下,我們怎能忘記他們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3-10-19 瀏覽次數:- 【字體:

  敬一碗醇酒,獻一束鮮花……烈士紀念日前夕,山東省禹城市莒鎮小樊村58歲的村民樊德祥帶著兒子、孫女,到離家35公里外的禹城市革命烈士陵園,祭奠兩名無名烈士。

  這兩名無名烈士,樊德祥的母親張秀英和他接力守護了80載。去年,張秀英去世,享年100歲。“母親臨終前特意叮囑,讓我務必繼續守護無名烈士,說‘那兩位烈士是咱的親人,不能讓他們孤獨,咱要一直管下去!’”樊德祥告訴筆者。

  1944年,在與日軍戰斗中犧牲的兩名八路軍戰士被安葬在了小樊村。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但淳樸的村民知道他們打仗是為了老百姓,將他們妥善安葬。多年來,村民張秀英一直守護著村頭的烈士墓。

  那些年,每年清明節,樊德祥都會跟著母親去給無名烈士掃墓。成家后,他也會帶妻兒前去祭奠。

  樊德祥回憶,兩位無名烈士犧牲時,一位埋葬在村東頭,一位埋葬在村東南方。因東南地勢低洼,容易積水,1970年,張秀英和村民們將東南方的無名烈士遷葬到村東的無名烈士墓地旁。2000年,村里土地調整,張秀英主動提出將兩位無名烈士遷葬到自家的田地里。當年清明節,在樊德祥精心操辦下,小樊村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式,近百名村民參加。

  兩位無名烈士遷葬到樊家的田地后,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大雨過后或耕種時節,張秀英都會去添土或清理雜草。樊德祥說,有時他也會陪母親一起去,遠遠地看著年邁的母親躬身整理墓地,用手背擦臉上的汗水……

  樊德祥說,母親生在舊中國,文化程度不高,卻深明大義。她對待烈士的態度是純粹的、真誠的。

  一次過節,張秀英計劃帶著樊德祥去祭奠兩位烈士,樊德祥因忙農活耽誤了時間。一向和藹的母親動了怒:“烈士犧牲了,名字都沒留下。可我們這些享福的人還在,怎能忘記他們?”

  后來,母親年紀大了,樊德祥便接過守護墓地的重任。除了樊德祥一家,其他村民也時常幫著看護無名烈士墓。

  歲月流轉,樊德祥母子守護無名烈士墓的事跡在當地傳開。今年,經市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村鎮協調,決定將兩位烈士遷葬至禹城市革命烈士陵園。6月23日,該村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式,村民含淚送別烈士。

  8月中旬,樊德祥被評為禹城市2023年“最美擁軍人物”。頒獎晚會現場,樊德祥把兒子樊錦杰帶在身邊。他說:“讓兒子一同感受榮光,銘記與烈士的這份親情。”

  來源:中國國防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