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國防教育專欄

驛路尋親慰忠烈——山東省蒙陰縣郵遞員王德建為烈士尋親

作者: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2-10-12 瀏覽次數:- 【字體:

  迎著涼爽的秋風,王德建帶上信件,騎上摩托車,又出發了。

  王德建今年36歲,是山東省蒙陰縣坦埠鎮的郵遞員,常年穿梭在鄉間,皮膚早被曬成古銅色,一張嘴就是濃濃的沂蒙話,讓人感到親切、踏實。2016年,王德建在分揀信件時,發現了一封寫著“為烈士尋家”的平信。從那時起,他便開始幫烈士尋親。一晃眼,6年過去,他已為23位烈士找到親人。

  王德建說:“戰爭年代,戰郵前輩們冒著槍林彈雨投送郵件,為烈士家屬送遺物。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各方面條件好了,更應該把好傳統繼承發揚下去。”

  提起公茂英烈士,王德建印象深刻。2019年3月,當地的公丕平大爺聽說王德建的故事后,慕名找上門,請他幫助尋找自己的父親。他帶來的烈士證明上寫著:烈士姓名公茂英,職務副連長,于1949年在湖南相家橋犧牲。公丕平說,父親的烈士證明,是他8個月大的時候,家里人收到的。

  看到烈士信息如此明確,王德建以為尋親過程應該會比較順利。沒承想,僅是尋找烈士犧牲地“湖南相家橋”就大費周折。后來,王德建根據公茂英烈士犧牲的大概時間以及解放戰爭中在湖南省境內發生的歷次戰斗信息,多次比對山名、地名,推測出公茂英烈士應當在衡寶戰役中犧牲,而犧牲地點是在湖南省祁東縣楊家橋。“烈士證明上之所以寫成‘相家橋’,很可能是因為當時記錄人員因戰況緊急而寫錯。”王德建說。

  再后來,公丕平的兒子公偉帶著王德建提供的信息前去尋找。實地考證后,公偉確定:在1949年衡寶戰役中,我軍與國民黨白崇禧部在祁東縣楊家橋一帶發生激戰,我軍犧牲的官兵就埋葬在附近山坡上。在當地人引導下,公偉終于在一處散葬烈士墓群中找到了爺爺公茂英的墓碑。

  6年間,王德建的義舉感動很多人,他們聯合成立了愛心郵路團隊,每逢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分赴陵園祭奠無名烈士。他們還幫助20多名軍烈屬解決看病就醫、子女入學等難題。

  來源:中國國防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