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站崗,這輩子值了
如果你在島上站過一次夜哨,聽過海島的濤聲,看過對岸的萬家燈火,我想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什么我們的拼命守護是一種本能。
——某海防旅連長鄧國濤
連長鄧國濤今年三十整,個子高,脾氣大,眼睛一瞪戰士們都怕他。由于率兵駐守一座小島,大家都愛叫他“鄧島主”。
這個“鄧島主”,打眼一看,好像沒多少文化,但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高材生。
“鄧島主”還不是“島主”那會兒,是南京郵電大學的國防生。他從小就是個“軍迷”,一看到軍事類雜志就不撒手。畢業時,由于能力突出,所學專業熱門,被各大公司搶著要。
有的老板許以高薪,有的承諾替他繳納“跳槽”違約金,但都被他拒絕了。別人不解,追問緣由,他一臉鄭重地回答:“我心中一直有個金戈鐵馬的夢,怎能半途而廢?”于是,他轉身來到軍營,加入某海防連。
“鄧島主”所在的島嶼位于祖國東南,面積只有0.19平方公里,彈丸之地,卻極具軍事價值。一次,首長問他:“讓你去守小島,愿不愿意啊?”“愿意!非常愿意!”
躊躇滿志的鄧國濤,夢想著在這個小島上有一番大作為,可等到上島后,肩頭的擔子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上要對得起組織的重托,下要對得起戰友的付出。”犯難之時,鄧國濤不斷給自己鼓勁,“誰讓咱是連長呢!”
于是,書生意氣、溫文爾雅的鄧國濤,開始變得極為嚴肅和嚴格。倒不是一味篤信“慈不掌兵”,而是他把完成任務、干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
“鄧島主”有三大“看不慣”:看不慣扭扭捏捏的兵,看不慣得過且過的兵,看不慣過分尊重他的兵。
戰士來他辦公室,說話走路小心翼翼的,他看不慣,親自示范該怎么做。戰士做好了,他才滿意:“軍人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昂首挺胸、大大方方!”
組織訓練時,他始終在現場,對戰士們的動作摳了又摳,還經常“操練”班長,嘴里說著狠話:“這里的訓練場就是未來的戰場,不好好練是要死人的!”
一次演練,鄧國濤忙得錯過兩頓飯。通信員看著心疼,放下手頭工作給他送飯,他頓時黑了臉。
“你知道我們現在處于什么態勢嗎?”“報告,清楚!”
“那我問你,你是什么職務?”“報告,通信員!”
“你的任務是什么?”“報告,保證對上對下的通聯!”
“你要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個連長沒吃飯不算什么事,和需要你堅守崗位沒法比。趕緊回去!”
通信員轉身要走,又被鄧國濤叫住了。
“你吃飯了嗎?”“報告,沒有。”“我的兄弟都沒吃飯,你覺得我吃飯合適嗎?”
一語既出,通信員熱淚盈眶。
“鄧島主”不光對別人嚴,對自己更嚴。挖工事、清水池,大家站在岸上不知怎么辦,“鄧島主”不聲不吭跳了下去,先干了起來。有樣學樣,大家跟著跳下去。
這時,“鄧島主”開腔了:“在我們這兒,上世紀的彈坑隨處可見。演練的時候,經常翻出來一些石頭,有的刻著戰爭爆發時間,有的刻著某個老兵的名字,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構筑的每一個工事,將來都直接用于戰場,轉化成戰斗力,偷不得懶、搞不得假啊。”
“實實在在”的“鄧島主”,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套。
島上有一座烈士墓。1984年,軍醫程國財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島上到了深夜,風能刮出各種怪聲,哪怕是這些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聽了也禁不住心里發毛。這時候,夜間執勤的戰士就趕緊往烈士墓的方向走,心里越走越踏實。
一次執勤,年輕的戰士不專心,被“鄧島主”逮了個正著。“鄧島主”罕見地沒發脾氣,只是用噴火的眼睛盯著這名戰士。許久,他才語氣輕緩地說:“你去把烈士的墓碑擦擦吧。”聽時未解話中意,這名戰士等把墓碑仔仔細細擦完,心里已是滾燙滾燙的了。
談起妻子,“鄧島主”露出平時很難見到的甜蜜笑容:“她太寵我了!”
每個月,妻子都會挑選一個周末“漂洋過海”來隊探望,“鄧島主”卻常常因為工作忽略了她。有時妻子抱怨,“鄧島主”就“強詞奪理”:“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順著你、依著你,工作也不管了,你覺得這合適嗎?”
“我還是喜歡看你努力工作的樣子!”妻子氣笑了,一句話融化了鐵血的漢子,“鄧島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堅守海島,與妻偕老!
上島已近3年,直到現在,“鄧島主”仍對當初組織的決定充滿感激:有生之年,我在一線為祖國站崗,這輩子值了!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王軍華 朱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