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政府工作話你知”又和大家見面了。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2020年)即將收官,當前我省治污攻堅工作已進入最關鍵、最艱難的沖刺階段。本期訪談,我們將圍繞“廣東決戰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話題,專訪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
在線訪談

專訪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
2020-11-30
專訪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
主持人
2020-11-30 10:00:50
主持人
魯廳長,您好,請您先跟大家打個招呼。
2020-11-30 10:01:13
魯修祿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通過省政府門戶網站和大家一起聊聊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進展和成效,以及當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2020-11-30 10:04:36
主持人
據我所知,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中央決策部署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當前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什么成效,完成國家的考核目標有什么挑戰嗎?
2020-11-30 10:05:14
魯修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并對“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了規劃部署。當前,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仍在如火如荼的推進沖刺中,在此,我向奮戰在廣東治污攻堅一線的干部職工、工程技術人員、企業家和工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以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為方向,以解決累積型生態環境沉疴重疾為重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順應了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從環境質量數據上看,9項生態環境考核指標有8項提前完成和按期完成。大氣環境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全省21個市空氣全部達標,繼續領跑全國,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7.5%,比去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繼2015年在全國率先達到國家標準35微克以后,今年又出現了全域達到世衛組織標準,目前為21微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劣Ⅴ類斷面實現階段性“清零”,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3.1%,9個劣Ⅴ類斷面全部消除。飲用水源保持百分之百達標,實現了好水更好、差水變好。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大幅度提升,處置更安全規范,加快補齊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預計今年新增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150萬噸/年以上,基本滿足全省需求。特別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后,統籌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做到“日產日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在信訪量上來看,全省生態環境信訪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涉及到廢水投訴下降27%,涉及到廢氣投訴下降24%,涉及到噪聲投訴下降13%,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持續得到解決。
雖然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和不確定性,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任重道遠,諸如大氣臭氧防控仍面臨挑戰,水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仍需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全面改善還很艱巨,生態環境的全要素提升才剛剛起步,遠遠還未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當前,我們正按照全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精神和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1號令要求,全力攻關攻堅,努力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指標,實現全面的勝利。同時,也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謀劃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接下來,我們將更加堅定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努力在低碳發展、美麗海灣、碧道建設、大氣質量、治理能力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美麗一流生態灣區建設竭力奉獻。
2020-11-30 10:11:46
主持人
在大氣環境整體變好的情況下,臭氧污染已成為影響廣東空氣優良率的首要污染物,我省采取了哪些有效治理措施?
2020-11-30 10:12:12
魯修祿
近年來,臭氧已取代PM2.5成為影響我省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今年1-10月份,臭氧作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超過70%。臭氧污染的控制是大氣污染防治的前沿課題,廣東臭氧污染問題早發現、早部署,積極探索以臭氧為核心的多污染物協同控制。2010年以來,在開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減排和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時,全省實施臭氧產生的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控制,開展新建項目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控制,嚴格涉揮發性有機物建設項目準入,珠三角地區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兩倍削減替代,粵東西北地區實施等量替代。先后開展了三輪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工作,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集裝箱等5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標準,先后將4700多家企業納入整治清單,重點石化企業完成LDAR治理,集裝箱制造業完成水性涂料改造,1012家重點監管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治理,5000多家加油站已開展第二輪強化治理。
今年以來,我廳組織高校和科研單位等技術專家團隊對重點城市VOCs綜合整治工作進行精準指導,提升治理能力,開展VOCs排放動態精準監測,強化重點污染源精準管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臭氧評價濃度為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綜合氣象因素影響,臭氧評價濃度的下降,也印證了我省VOCs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2020-11-30 10:15:36
主持人
除了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也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茅洲河、練江污染目前治理情況如何呢?
2020-11-30 10:16:08
魯修祿
這兩條河以前就是墨水河、臭水河,經過幾年治理,如今可以說脫胎換骨,再現生態魅力。這有賴于我省堅持高位推動,建立健全治污工作體系。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分別掛點督導茅洲河、練江治理工作,堅持每半年開展實地督導或召開推進會,并經常作出指示批示。分管副省長堅持每月召開污染防治攻堅工作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治污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部領導多次批示指示,華南督察局每月現場督導,指導推動流域污染整治。省生態環境廳充分發揮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協調,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組織專家團隊駐點服務,實行“一市一策一專班”“一河一策”,堅持“一月一督導”。深圳、東莞成立茅洲河全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汕頭、揭陽分別成立練江流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指揮部,市委、市政府領導深入一線駐點辦公、靠前指揮,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今年1-10月,茅洲河共和村國考斷面水質為Ⅳ類,階段性消除劣Ⅴ類,達到國家考核目標,水質狀況總體明顯好轉,與去年同期相比,綜合污染指數下降45%,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57.2%、70.9%。今年1-10月,練江海門灣橋閘國考斷面水質為Ⅴ類,階段性消除劣Ⅴ類,達到國家考核目標,水質改善實現質的變化,與去年同期相比,綜合污染指數下降22.5%,氨氮濃度下降55.4%。茅洲河、練江污染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曾經的黑水河變成了景觀河、清水河,從“污染典型”變成“治污典范”,為全面完成“十三五”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科學、精準、依法治污,深化茅洲河、練江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進一步強化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統整治,持續做好污水治理、污染源管控、生態修復等各項工作。另一方面,以美麗河湖創建為契機,以萬里碧道規劃建設為牽引,打造以高標準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治水治產治城“三維共治”、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融”,優化生態生活生產空間格局,重現“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美好景象。
2020-11-30 10:20:52
主持人
污染防治攻堅戰,還包括凈土防御戰,請問目前我省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如何?受污染的地塊如何修復和利用?
2020-11-30 10:21:17
魯修祿
土壤環境質量關乎國家糧食安全,以及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環境安全。去年我省完成了對農用地土壤的詳查工作,今年工業用地的詳查工作也正穩步推進。目前,全省各縣(市、區)已全部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名錄,截至今年10月,我省納入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土壤環境信息系統的地塊共2032個。目前全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未發生因疑似污染地塊、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污染地塊修復方面,自2017年以來,我省逐步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評估制度,對于風險評估結果表明需要實施修復的地塊,將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由土壤污染責任人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編制修復方案,報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并實施。污染地塊安全利用方面,我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建立全省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監管聯動機制,為嚴控土壤污染風險,我省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一是嚴格規劃管理,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充分考慮土壤污染風險,合理確定土地用途,明確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在開發利用必須符合規劃用途的土壤環境質量要求;二是嚴格供地管理,對經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為污染地塊但未明確修復責任主體的地塊,禁止進行土地出讓;三是嚴格再開發利用管理,對未達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風險管控、修復目標的建設用地地塊,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防范人居環境風險。
2020-11-30 10:24:41
主持人
新冠疫情發生后,我省是如何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安全無害處置的?
2020-11-30 10:25:05
魯修祿
疫情發生后,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全力做好醫療廢物收運、處置設施設備安全的運行管理,確保了醫療廢物和廢水得到安全處置,防止了二次污染傳播。
根據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我省疫情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嚴格實行“專人專車”管理,從定點醫院等收集后直接運回轄區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優先進行安全無害處置,嚴格做到“日收日清”。同時,嚴密監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污染排放情況,確保達標排放,保障疫情醫療廢物安全無害處置到位。2020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約9.4萬噸,其中超過4600噸疫情廢物(國家自2月5日起要求統計)全部實現“日收日清”。
疫情醫療廢物防控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科學規范指引。印發《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環境管理預案(試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工作指引》等通知文件,統籌指導地市有序做好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工作。二是持續提升能力。截至10月底,全省集中處置能力579.4噸/天,較疫情前增長83.47%。組織21個地市摸清全省有效應急處置能力達370.4噸/天,可保障兜底應急處置需求。三是強化環境監測。嚴密監控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應急處置單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染物排放情況,持續強化對集中隔離點和接收集中隔離點污水處置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染防治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環境安全。
2020-11-30 10:29:28
主持人
疫情期間省生態環境廳是如何強化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2020-11-30 10:30:49
魯修祿
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做好企業環保服務,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推動企業綠色升級。生態環境領域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主要做法主要有三點:一是進一步深化環評簡政放權。根據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簡化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手續,試行環評豁免制和告知承諾制,精簡環評文件內容。全面落實重點項目環評“三服務三保障”,按期推進重點制造業項目環評審批工作,分別組建環評聯合工作專班,建立多方月度會商機制,主動加強溝通對接,積極協調解決環保制約問題。二是加大環保服務力度。印發《關于深化企業生態環境監管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制定《廣東生態環境政府服務指南》,舉辦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座談會,解決民營企業生態環保需求。持續深入開展“送技術送服務送政策”進企業活動,不斷加大對企業環保服務力度。實行環保審批和環境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6000多家企業納入執法正面清單,一般不進行現場環保檢查,做到守法企業無事不擾。三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制定出臺“生態環境支持復工復產9條”和“統籌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控攻堅20條”,制定生態環境保護服務落實“六保”任務的實施意見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2020-11-30 10:35:13
主持人
接下來時間是與網友互動環節,魯廳長,下面來回答一下他們的問題好嗎?(詳見網友留言版塊)
2020-11-30 10:36:38
魯修祿
好的。
2020-11-30 10:37:00
主持人
各位網友,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感謝魯廳長接受我們專訪,感謝大家積極參與,我們下期微訪談再見!
2020-11-30 10:58:26
魯修祿
謝謝大家,再見!
2020-11-3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