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概況
發布日期:2025年1月26日
和平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東連龍川,南鄰東源,西毗連平,北與江西省定南縣、龍南縣接壤。古稱她是“聯絡閩廣,帶控龍南、安遠,要害之地”,當今是京九鐵路入粵第一縣、廣東沿海地區向內地輻射的一個窗口。和平縣為河源市所轄,縣轄陽明、大壩、長塘、下車、上陵、優勝、貝墩、古寨、彭寨、合水、公白、青州、浰源、熱水、東水、禮士、林寨17個鎮248個村(居)及一個市屬國營黎明林場。縣城設于陽明鎮,南距廣州市318公里,北距贛州市250公里, 和平縣總人口約56萬人,民族主要為漢族,其余為畬族。
和平總面積2292.08平方公里,略呈“桑葉形”,東西橫距53.5公里,南北縱距61公里。縣境地形復雜起伏較大,大致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崇山峻嶺,中部和東南部是丘陵地,其中間有峽谷平原,各占全縣總面積的比例是47.8:45.8:6.4.西北部最高峰風吹蝴蝶嶂(浰源鎮境內)海拔1272米,東南最低點浰江河峽谷平原海拔75米。境內和平水、魚潭水匯入浰水,浰水于東水鎮匯入東江。
和平地處東經114°41′~115°16′,北緯24°05′~24°42′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均溫度19.7℃,年均雨量1717.1毫米,大多數年份日照1704.7小時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無霜期308天。災害性天氣有春季低溫陰雨及干旱,秋末寒露風和冬季霜凍。
和平自然資源較豐富,主要有土地、森林、水力、礦產(含地熱)等四大類。有土地資源346.58萬畝,可耕地22.57萬畝;有林地253.5萬畝,植物品種達9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71.8%;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7萬千瓦,可開發的有6.3萬千瓦;礦產資源有石灰石、膨潤土、高嶺土、稀土、鐵、鈾等30多種,量多且質優,熱量較高的地熱主要有12處。
2024年,和平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27729萬元,同比增長4.6%;農業總產值完成463761萬元,同比增長4.2%;全社會工業增加值完成176607萬元,同比增長1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0011萬元,同比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6497萬元,同比增長3.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2.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2406萬元,同比增長12.1%;稅收總收入完成44808萬元,同比下降10.9%;實際利用外資完成363萬元,同比增長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