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国产96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和平 > 地情資料

受到毛澤東接見的革命母親梁水娣

作者: 來源:本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4-06 瀏覽次數(shù):- 【字體:
  原創(chuàng) 伍儒鵬
  梁水娣(女,1899-1984),和平縣安垇蒲畬村(現(xiàn)彭寨鎮(zhèn)群聯(lián)村)人。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時期,她全心全意支持革命,三個兒子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yè)英勇犧牲,可謂“一門三烈”。她是九連山區(qū)享有崇高威望的一位革命母親,人們習(xí)慣稱呼她為肖母,她的真實名字梁水娣倒是較少有人記得。當(dāng)年,她像慈般母一樣對游擊隊?wèi)?zhàn)士無私支持與付出,她面對喪子和敵人的燒殺、搜捕百折不撓,信念堅定,相信革命一定會成功,新中國必定會建立;她淡泊功名,生活簡樸,永遠保持一個革命者和共產(chǎn)黨人的本色;她那堅毅、樂觀、慈祥的形象永遠屹立在九連山人民的心中。
  梁水娣17歲時嫁給蒲畬村的肖龍光為妻,婚后生有4個子。除一個兒子因病夭折外,其余的3個兒子先后參加了游擊隊。此時,梁水娣也開始接受革命思想,并與兒子們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那時,游擊隊經(jīng)常在安坳一帶活動,每當(dāng)游擊隊來到村子里,梁水娣都會主動給游擊隊送糧、送信、帶路,并為傷員敷藥、縫補衣服、做飯,讓游擊隊的戰(zhàn)士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溫暖。 
  在革命低潮時期,梁水娣不止一次地面臨死亡的威脅,她的家曾被敵人兩次燒毀,而她都是在敵人進村時逃脫的。一天早晨,村莊被國民黨兵包圍了,當(dāng)時她正在堂伯娘家借宿。在這緊急時刻,梁水娣向堂伯娘要了一把鋤頭,一個瓦罐拎在手里,尾隨那伙國民黨士兵出門。敵兵只顧搜刮財物,卻不認得眼底下這個“革命母親”。之后,因搜不到梁水娣,敵人就一把火將她家房屋全燒了。
  梁水娣雖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但深明大義,機智勇敢。1948年初,梁水娣隨部隊轉(zhuǎn)移到河西。兒子肖波中與肖炳章奉命率武工隊留守和東以牽制敵人。當(dāng)時,蒲畬村被敵人包圍,為掩護部隊突圍,肖波中他們邊打邊退,最后與兩個戰(zhàn)士被圍困在溪邊巖洞里與敵人對峙。為活捉肖波中等人,敵人開始用燒柴草熏煙,用風(fēng)車吹煙進洞,但并不見效。最后,調(diào)集兵力,用床板、門板、沙包在洞口溪流的下游筑壩蓄水,最后,英勇不屈的肖波中等被水活活淹死在巖洞里。不久,梁水娣另一個兒子肖炳章也在村里被捕而犧牲。噩耗傳來,大兒子肖琴書不想瞞著母親,他相信母親經(jīng)得起這一打擊,如實將這死訊告訴她,并安慰母親說:您不要太難過,還有我呢!我會為他們報仇的。我就要率隊回去了,你就留在河西吧!堅強的梁水娣擦干眼淚,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不料,八月莫塘戰(zhàn)斗中,老大琴書又遇刺身亡。同志們相約對她保密,領(lǐng)導(dǎo)也囑咐暫不泄露消息。但時間久了,她從同志們的眼神口氣中就意識到兒子的情況。后來首長終于道出了真情。戰(zhàn)士們紛紛圍坐在梁水娣身邊安慰她:“別難過,大伙都是您的兒子!”,“您就是我們的好媽媽!”
  聽了戰(zhàn)士們的話,梁水娣重新振作起來,繼續(xù)留在部隊干起她力所能及的工作……
  梁水娣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3個兒子均英勇犧牲。成立后,縣政府把梁水娣這位功勞卓著的革命母親安置在縣城,人們尊敬她,都稱她“肖母”。基于她家為苦命作出犧牲和貢獻, 1964年,省民政廳撥出一筆錢,資助梁水娣在和平縣城建起了一幢二層的普通磚瓦房,直到1984年去世,梁水娣一直都居住于此。梁水娣生活十分簡樸,吃的是粗茶淡飯,衣服穿到破爛,縫縫補補又三年,不舍得丟掉。飲食以素為主,很少吃葷菜,但接待客人非常熱情。她在戰(zhàn)爭年代,為救治傷員,梁水娣學(xué)到了一些“土方”,平時常用這些“土方”為民眾免費治病。由此,深得群眾愛戴。
  梁水娣對兒孫嚴格要求,從來不允許以她的名義向政府單位伸手,叮囑他們不能找政府的麻煩,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求生活。孫輩沒有忘記她的教誨。雖然她有六個孫子,但正式有工作單位的不多,幾個孫子后來都下崗待業(yè),生活困難。但他們從來不向政府伸手。
  梁水娣樂于助人,親戚朋友遇到困難,她會全力支持幫助。安垇黃沙水口村,她有一個叔子及堂侄,因新中國成立前受她家連累被國民黨燒掉房屋。新中國成立后,叔侄倆靠借別人屋居住。梁水娣把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節(jié)約下來的錢,替叔侄建起了一幢磚瓦新房。侄子將要結(jié)婚時沒錢,梁水娣出錢幫侄子娶回媳婦。而在自己家鄉(xiāng),她一間房屋都沒有,至今還是一塊凄涼荒地。
  1951年,梁水娣光榮地出席全國烈軍屬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5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梁水娣一家為革命作出巨大貢獻,但她不居功自傲,不擺老資格。
  后人有詩贊曰:肖母梁水娣,家貧如水洗;奮起鬧革命,不愿做奴隸;一門出三烈。前赴又后繼;生為巾幗雄,死后眾思齊。
分享到:
【打印正文】